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三国:距离关羽败亡还有7天 > 第四十五章 静若处子【求追读】

  就在霍弋一筹莫展,暂时并未寻到突袭长沙、桂阳等江南郡县的最佳时机只能静静蛰伏时。

  此刻的江陵江边水寨,吴将吕蒙也从潜入城内的探子那里探听到了守卫旧城的将领霍弋离开了城中,如今已是不知所踪。

  “霍弋离了江陵城?这小子干什么去了?”

  手握着密探送回来的帛书,吕蒙此时身袭衣袍伏于案上,目光中充斥着狐疑之状。

  经历了先前的多次交锋,他心下对于霍弋已经不敢有丝毫的小觑!

  “此人年纪轻轻却负奇才,乃江东劲敌,亦是阻拦我军攻略荆州土地的拦路虎。”

  这是吕蒙自败走江边水寨后,时常与麾下众将提及之事。

  江陵对于荆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吕蒙断然不信霍弋会不知晓江陵对于己方的战略价值,此番悄然无声离开城池必是有大图谋!

  “孙皎听令,加派江北土地上刺探虚实的人手,务必给本将彻查清楚霍弋的去向。”

  稍作思索,他就觉得事有蹊跷,神色顿时就十分严肃了起来,快速挥手下令道。

  “遵命,”

  孙皎闻讯迅速拱手领命告退。

  他算是目前军营之中战意最高的部将,由于前番的数次败北都在镇守后方公安麾下部曲基本并未折损。

  此番随着孙权亲自坐镇公安后,才被调往水寨听候差遣。

  其余诸将校或多或少都军心低迷,士气不振。

  号令传下,南郡北岸的土地上吴人探子愈发之多。

  而随着抽丝剥茧之下,眼瞅着霍弋沿洈水潜入江南伺机行动之事就快要瞒不下去了。

  这也是由于霍弋曾在枝江征召过当地众豪族资助的缘故。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霍弋军力势微,必须要补充实力。

  若不征召,隐瞒行踪的时间或许更长。

  这也算是有利有弊了~

  但就在霍弋携部的行踪就要浮出水面时,江南之地率先出了变故。

  武陵郡,首府临沅城。

  郡府中,斥候面色紧绷的喘着粗气,拱手如实禀告道:

  “启禀霍将军,据小人们的探听下,近日隶属长沙郡的益阳县发生了民变,镇守长沙之地的太守黄盖听闻后迅速集结部众前往平叛。”

  “现长沙其余各地,都无比空虚~”

  “哦?益阳叛乱了?”

  耳闻着探子的回禀,霍弋顿时面上大喜,心下惊呼着:“当真是天助我也!”

  “出兵突袭的契机已至。”

  于内心深处暗自嘀咕一番,他神色一肃,正色道:“汝速速前去通禀联络武陵诸夷的从事樊伷告知时机已至,让他主导蛮人对长沙各郡发起袭击。”

  “喏~”

  指令传下,瞧着自家将军陡然就一脸严肃的吩咐着,斥候丝毫不敢怠慢连忙拱手应诺道。

  等探子告辞转身离开,霍弋这时内心狂喜,浮现着一脸的喜悦目光紧紧凝视着挂在屏风间的舆图,手指着各点沉吟着:

  “临湘乃长沙首府所在,若能攻取则长沙旦夕可定!”

  他先是将手放在临湘的位置,意图趁樊伷引导五溪蛮肆虐长沙各处吸引黄盖所部的注意后就沿沅水东进乘机攻克郡府所在。

  但细细深思,霍弋却渐渐的神色微变,目光凝重起来,暗暗道:“不对~”

  “沿沅水东进转进湘水支流后需要先取下洞庭湖南部的罗县后才能袭临湘。”

  “一旦对罗县用兵,那突袭计划就暴露了,此计不可行~”

  推演半响,霍弋也自我否决了攻袭临湘的方案。

  概因除了先取罗县会打草惊蛇外,还有至关重要的因素。

  那就是临湘地处湘水之中,北边就是平叛的益阳。

  他一旦未第一时间突袭得逞,等到黄盖闻讯消息后便能短时间内携部乘舟师舍益阳沿湘水奔至临湘城下。

  到那时,静心筹划的一切就将功亏一篑了。

  否定了袭击临湘的计划,霍弋又流露着胶着的目光再度游弋于舆图之上,沉声道:“临湘难克,恐怕就唯有此地了。”

  手指一指,就见图上所指位置正是地处洞庭湖以东的巴丘。

  “此地东临深山,西接洞庭湖,北连长江,南控湘水。”

  “若能据有此地,则进能封锁长江断绝下游陆口大营与屯驻公安的吴军主力,退亦能隔绝江南之地予以对数郡间吴兵形成关门打狗之势。”

  霍弋紧紧凝视着巴丘所在,脑海中也越发活络深思起来。

  越瞅就愈发感受到了巴丘对于全局的重要性!

  此地若据,则江南数郡将被彻底封锁。

  下游陆口大营以及正在江津渡拦截关平所率援军的蒋钦部都将与亲屯公安的孙权将彻底交通断绝。

  到那时候,霍弋就能差遣部众撑船游弋于江水上拘押来往吴人船只。

  计策一定,霍弋神情迅速严肃起来,目光亦愈发坚决。

  随即立即召集麾下部众待命,只等自己令下,便随时可开拔。

  而他接下来也在静静蛰伏着,未有丝毫的动作。

  所谓“静若处子”无外乎如此,不暴露丝毫的动向。

  未等多久,就在黄盖携麾下部曲沿湘水北上至益阳逐渐剿灭叛乱的功夫,陡然的功夫内,长沙境内战火四起。

  只见五溪蛮各部各自沿沅水、资水等湘水各支流相继深入长沙腹地袭扰了起来。

  顷刻间,长沙郡局势瞬间乱作一团,各城官吏无不惊慌失措。

  各地战火纷飞的军情也宛若雪花飘落般,不断涌入益阳。

  前线军营,军帐中。

  这时上首处一须发皆白,虎背熊腰,将近年逾七旬却神采奕奕,身袭战袍的老将黄盖正在与麾下将校一起探讨着目前的益阳平叛时局。

  “诸位,益阳山贼叛乱虽为祸一方勾连士民起事但麾下兵丁的战力却十分低下,如今我军数战数捷,已将叛军困在益阳城内动弹不得!”

  “料想要不了几日,贼军就会因缺粮而不战自溃了。”

  “黄老将军神勇~”

  “是呀!没想到老将军年近七旬却依然锐不可当,老当益壮,末将佩服!”

  “有老将军在,长沙何愁有失?”

  此言刚落,就见帐中诸将面色纷纷斗志昂扬,浮现喜色的各自吹捧着。

  “诸位,现我军主力正在……”

  “报…长沙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