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游戏开发巨头 > 第四十五章 名字叫《曙光》(求推荐票!!

  杰斯特还不知道,他日本分公司还没正式成立,日本分公司的负责人玉秀吉郎便靠着一碗廉价的街边拉面,就把日后世嘉崛起最重要的人物之一的中裕司揽入了怀中。W

  要是他知道自己在中山隼雄赴美期间自己的公司干了这种事,估计会笑疯的吧。

  尽管这个时空的中裕司可能已经跟世嘉不会有交集了。

  现在的整个火星娱乐不算与游戏开发无关的人员,只是设计人员就有四十多人,这最近的一个月有陆陆续续的招收了十几名新人。

  除了马克·塞尼直接领导的那个被他们自己投票命名为‘the-king’的研发小组正在闭关紧锣密鼓的进行《复仇者》的难题攻关之外,剩余的三十多人都被杰斯特召集了起来进行他这款空战游戏的立项讨论。

  首先就是名字的讨论。

  当然,杰斯特充分考虑了美国人的尿性,他冷笑着警告这些总是喜欢异想天开,精力旺盛的设计师们,一些恶搞的太厉害的名字就不要提出了。

  游戏名字的特点被杰斯特简单概括为三点,一通俗易懂,二因为这个游戏的背景,名字必须有给人一种向上,光明,希望的感觉,最后一点,就是逼格一定要高。

  让人一听就感到一种高大上的感觉。

  最后讨论来讨论去,一名刚刚加入公司的年轻画师的提议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通过。

  《曙光》。

  虽然杰斯特觉得这个名字有些烂大街,但他也实在想不出什么更好的名字,再加上绝大部分人对这个名字一致的好评,便也正式的确立了这款游戏的名字就叫《曙光》。

  而游戏剧情里的四个主角所在的那个小队跟游戏的名字相同,当然也叫做曙光了,这都是在杰斯特的设定集里早就设定好的。

  这个提议《曙光》这个名字的年轻画师是杰斯特的爷爷推荐给他的,名字叫曹凯瑞,刚刚从大学毕业两年,之前一直在一家漫画公司做一点杂活。

  他也是一位华裔,他的父亲是建国后才来到美国的,建国前国内开印刷厂,南方一代的许多大报都是他们家的印刷厂印刷的,当时他们家的当家人跟伍联德先生是好友,甚至有一部分《良友》的股份,不过后来在私有资产国有化的大潮里家族企业被收编,他一家人辗转香港来到了美国,继续从事印刷行业,也就是说,他一家都是国内俗话说的是黑五类出身。

  要不是当年跑得快,估计在十年浩劫里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曹凯瑞毕业于芝加哥美术学院,这所学校杰斯特听说过,在美术领域非常牛逼,是跟纽约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阿尔弗雷德美术学院齐名的美国三大美院之一,在后世的usnee-paintbrawl),如果做得是格斗游戏那肯定不是《街头霸王》,而一定是《功夫教场》(shaq-fu),如果做得是潜入类游戏那肯定不是《潜龙谍影》,而是……。

  上面列举的都是史上的超级神作跟超级烂作,比如像是《究极喧哗》这款一九九八年的游戏当年被《pc-world》杂志给了一个六分的评价,嗯,满分是一百分,这也是《pc-world》史上评分第二低的游戏。

  而做出这种游戏的公司是一定会被玩家唾弃的。

  不过也说不定,有些游戏也是能靠这种看起来好像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游戏设定骗一些没有脑袋的脑残粉丝支持的,就像是当年约翰·罗梅罗离开id-software之后制作的那款叫做《大刀》的游戏一样。

  那设定简直比很多小说里作者脑洞大开所能想到的还要瑰丽的多,里面的很多东西就算是杰斯特在二零一四年看也是看的嗔目结舌,直呼罗梅罗拍脑袋的能力简直无与伦比。

  但拍脑袋的想法毕竟只是拍脑袋,尽管罗梅罗还是一位天才程序员,这也无法阻止想法上的不切实际最终让这款游戏彻底失败,也让罗梅罗丧尽声名。

  所以,了解这些的杰斯特知道,做一款游戏一定要基于现实。

  用成熟的技术进行平行的思考,这一句横井军平一生硬件研发的感悟在软件开发上同样有效。

  因为软件就是基于硬件的。

  而游戏,归根结底跟其他的程序别无二致,只是一个看起来稍微好看的一点的软件罢了。

  总之,杰斯特看着那些指着自己的设定集越喷越兴奋的技术狗们,脸上却截然相反的露出了满意的神色,因为他知道,这才是一群真正的爱游戏的设计师。

  他们爱这个行业。

  不喷不长进啊。

  ps:求推荐票!!达克宁,你要的角色给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