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楚史乱国志 > 第三百零六章 集会开始,董决呵斥

  偌大的场所之内,有一千农家弟子聚集,虽然人数众多,但此时却是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在静默地等待许家众人的到来。

  尽管他们都明白,此番行动会被他人知晓,但他们还是保持了应有的安静,因为这些农家弟子也清楚,此次集会或许与农家未来命运息息相关。

  时间,就这么一点一点地流逝,等到明月高悬之时,许重等人终于出现在了众人的视线之内,引起细微的骚动。

  “伯奇兄此次,可是让我们一阵好等啊!”

  尹家家主迎了上去,但语气之中似乎带有责怪之意。

  许重虽听得出来,但此时并不是两家口角的时候,面对尹家家主的盘诘,他只是微微一笑,道:

  “让诸位久等了,此次农家弟子齐聚,虽无不正之举,却还是难免遭人猜疑,因此某来之前,曾与汝南太守打点一二,让正全兄挂念了。”

  “原来如此,倒是麻烦伯奇兄了。”

  尹成哈哈一笑,他也知道事情轻重,揪着此时不放显得自己小肚鸡肠,于是也就一笑了之,随着许重一同落座。

  或许是为了彰显许、董、尹三家的地位,或许是为了更好的发言,在场三位地位最高之人的坐席,都在许邵兄弟发表月旦评的高台之上,谈话间,许尹二人皆登上了高台。

  “见过康铭兄。”

  在经过董决身前之时,许重微微欠身,便是对这位学识最渊博者的尊敬。

  事实上,在董决至许家学习《神农》之时,他也曾经请教过董决,董决于他有过指点之恩。

  而董决只是默默颔首,并未出声。

  许重也不在意,他知道董决的性格,虽有大才,但略有些孤僻,否则,董家家主也不可能旁落他家。

  实在是因为董决对这些琐事不感兴趣,一心投入在耕作上面。

  待得许重等人尽数落座,早就等在一旁的许邵上前,低声向许重报告了一下情况,此时,应到的都已到齐。

  “既然诸位都已到齐,那某便开门见山,此次召集诸位前来,是想要同诸位商讨农家未来。”

  许重环视左右,直接言明了此次召集众人的目的。众人皆为农家之人,他没有必要在集会之前长篇大论,索性长话短说,开门见山。

  听闻许重之言,众人则显得很是平静,因为许重早已言明,有些人甚至也已经猜到了许重接下来的话语。

  “伯奇兄,倘若某没有猜错的话,此次召集我们前来,是因为司隶那件事吧?”

  在场众人之中,能够同许重同等对话的,只有尹成和董决,董决此时还没有发表意见的想法,因此提出这个问题的,依旧是尹成。

  “与其有关,但关系不大。”

  许重知道对方在想什么,换作是他,在不知《农典》存在的情况下,也会认为司隶施行的“增社均摊制”是农家的一个机遇。

  事实上的确是一个机遇,但相比于他想说的事情,“增社均摊制”便显得有些微不足道。

  “关系不大?”

  尹成冷笑道:

  “怕是不然吧?”

  “正全兄这是何意?”

  许重反问道,尹成的针锋相对完全在他的意料之中,因此他显得不慌不忙。

  “伯奇兄怕是想说,司隶今年施行的‘增社均摊制’,虽看似朝堂便可以推广,但其落实并不完善。我们农家就可以趁此机会向天子上书,建议农家加入‘增社均摊制’的推广,如此一来,农家便可以皆此制度壮大,甚至可以恢复传承。某说得可对?”

  台下顿时出现纷纷议论之声,此法虽妙,但他们也都能够想到,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召集众人的理由。

  况且这种事情书信往来也就算了,为何要大张旗鼓地召集所有人?

  他们相当困惑。

  尹成看着台下众人的表现,微微笑着。与许重的老成不同,此人激进而略有轻狂,或许是由于此时才刚过不惑之年,进取之心不减,一番言辞下来颇有些咄咄逼人的意思。

  而面对尹成的询问,许重笑而不答,但一旁的董决却是出言问道:

  “当真如此?”

  “倘若正常来说,此法也不失为一妙法。”

  许重可以不回答尹成,但对于董决的提问,他还是笑答道。

  “糊涂!”

  许重只想顺着董决的意思说下去,却没想到董决直接变了脸色。

  “昔年百姓凋敝困苦,管子召令重农,农家也由此应运而生,可以说,农家之本并非农家,而是天下务农之百姓。”

  “世人皆云农家经武帝罢黜,在我们心中也是名亡实存,但事实上,农家之所以能够存在,同任何政令都没有关系。”

  “但凡天下还需要有人耕作,世人还需要食五谷,那么农家传承便不会断绝!即便农家圣贤经典皆失传不见,亦是如此!”

  “百姓之农,才是农家之农!”

  “而此制度虽看上去可以创造较高产量,却是以损害农之根本作为代价!而今世人皆被迷惑在极高产量之中,殊不知,一旦此法传遍天下,不出二十年,便会问题丛生!”

  董决说到最后,脖子上青筋暴起,面红耳赤,几乎是以一种呵斥的语气对许重道。

  许邵瞳孔微微收缩一下,论起来,他算是董决的晚辈,但他绝对想不到董决能够看到“增社均摊制”的弊端,这已经不是知识渊博可以解释的事情了。

  在他看来,能够自己想到此制的弊病,董决的眼光必定极其长远,虽不及那位年轻的吴侯,却也有着圣贤之相。

  听说对方一直在研究农家的发展,看来也并非全然无用,倘若《农典》不出,恐怕过个几年,农家还真的能够多出一位圣贤。

  不过,相比于项明那个望穿千古的眼光,他的视野还是受到了局限的。

  许邵不自觉地摇了摇头,如果说董决只是通过不断学习走到了当下这一步,那么那位重瞳的吴侯便可以称得上是生而知之的天生圣贤!

  但是,董决在他心中的地位,还是仅次于项明和诸位圣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