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一代霸主齐桓公 > 第196章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不知羞耻的反贼,有何颜面在寡人与施伯面前,大谈什么忠言,”卫惠公为了施伯的面子,在他们二人对话时,强忍着没有指责公子黔牟和左公子一伙。

  可当他听到忠言二字,竟然从反贼左公子口中讲出时,满腔怒火一下子喷发了出来。

  “你这个逆臣,你这个无耻的小人,当初寡人待你不薄,你竟能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情,今日说出忠言的言词时,你这张‘猪脸’发不发红?”卫惠公遥指着左公子怒斥。

  公子黔牟以堂堂正正的君主模样,想压住卫惠公,就振振有词地说道:

  “丧家犬的公子朔,你忘了一句古语?今天寡人有点时间,提醒你一下,古人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你当初以不正当的手段坐到君主宝座上,那能受到大家的拥戴和赞成呢?

  今天不论你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多远,宽怀大量的寡人奉劝你,你要立即悬崖勒马,痛改前非,停止在错误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

  “笑话,你这类小丑,还知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睁开有眼无珠的眼睛看看,谁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今日寡人到此,你不但不立即开门投降、请罪!还执迷不悟地站在城墙上,将寡人等拒之门外,且厚颜无耻地自称是什么寡人?”

  卫惠公怒气难消,他义愤填膺地指着公子黔牟,斥喊道:“小人,无颜无耻的小人,你等唯一的出路,就是立即放下武器,开门投降。

  这样兴许还能给你等留个全尸,给家人留下一条生路,否则,如说一个不字,仍然在做无谓的抵抗,城破之时,就是你等身首异处之时……”

  公子黔牟和左公子哥俩,看着城下的公子朔,自己的对手,自己的政敌,也就是现在的敌人,还有他身边的帮手施伯,心情真是低到了极点。

  在他们身上碰了一鼻子灰——分化对方暂时宣告失败,用**的话讲就是,分化敌人暂且没有取得成果。

  不过,有句名言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以后继续做些努力,一定会得到理想的结果。

  公子黔牟叔侄三人,布置了城防任务后,他们回宫继续商议着对策……

  其实,卫惠公的那些正义、真诚言词,没有白讲,使在东门负责防守的一位将军,更加对其敬佩了。

  这位公子黔牟的属下、东门守卫将军不是别人,正是卫惠公的同父异母哥哥公子舒。

  公子舒是原卫国太子公子伋的弟弟,他虽然也是公子黔牟的亲人。可是,公子舒并没有受到公子黔牟的尊重与重用。

  几年来,公子舒亲眼目睹了,公子黔牟、左公子和右公子一伙的所作所为,一件件令人发指的事件,公子舒是看在眼里,切齿痛恨在心里。

  刚才卫惠公的句句话语,公子舒心里不得不细细地思考起来。

  卫惠公和施伯命令将士们,在朝歌东门外大声叫骂起来。

  公子黔牟叔侄一伙灰溜溜走后,城墙上静的出奇,不要说进行‘回敬’了(还嘴骂人),就连说话声也没有。

  唾液叫骂干了,嗓子叫骂哑了,天黑后卫惠公与施伯,率兵胜利地撤回了大营。

  ……

  第二天早饭后,一群有五百多男性农民模样的人,大摇大摆,大大方方地向围着朝歌城的齐军大营走去。

  “什么人?站住,站住,再向前走就要放箭了。”

  “一步也不能前进了,否则,就要……”

  ……

  齐军哨兵突然看到走过来的这支‘队伍’,那能大意呢?就急忙大声制止道。

  “兵爷,兵爷,不要放箭,不要放箭……”

  “兵爷请你们高抬贵手,我们是……”

  ……

  这些民众,连忙摆手示意齐军哨兵不要放箭,七嘴八舌地纷纷答道。

  ……

  “禀君上(齐襄公),禀卫国君主,从城里走出五百多的农民,他们要通过大营到田地里劳作。”一将士施礼禀告。

  “哦!”这二位君主正在帐中商议,攻打朝歌城的事情,听到这个消息,还是大大出乎了二位的意料。

  “外甥啊,这还真是怪事,要打仗了,这些民众依然要到田里耕作。”齐襄公一脸疑惑。

  “人要打仗,庄稼仍然是要生长的,庄稼就是农民的命根子,他们这样做也是正常的。”卫惠公理解民众的心情。

  “话虽然是这么个道理,可是……”

  “禀二位君上,鲁国大元帅施伯到。”一将士进帐禀告打断了齐襄公的话。

  “既是施伯元帅到,有请。”齐襄公像要会见老朋友一样。

  “啊!末将参见齐国君主,参见卫国君主。”施伯走进大帐,两手施礼心里似乎有什么心事。

  “啊!施伯元帅,免礼,快快请坐。”齐襄公施了一下礼,做出了一个请的姿势。

  “施伯元帅你好!”卫惠公有礼地打了一个招呼。

  “二位君主,”施伯施着礼,仿佛担心着什么,“末将看到营外聚来许多平民打扮的人,闹着靠近营寨,说什么要去田里劳作?末将担心这里有诈。”

  “施伯元帅说得好,我们正在商议这事,你来的正好,二人智就胜于一人智,三人的智慧不是更高吗?”齐襄公称赞着。

  出生在卫国,生长在卫国,吃着卫国的小米,喝着卫国水长大的卫惠公,可能是因为他血管里流着卫国的鲜血吧!卫惠公对卫国这片土地明显怀有热情,对卫国的黎民百姓更是怀有亲情。

  “啊!舅舅,施伯元帅,公子黔牟与左、右公子哥俩,他们是有一颗豺狼之心,不过,大多数卫国的民众是勤劳、善良的。”

  作为曾经的卫国君主,那有不爱自己的臣民?

  十成的把握,谁能有呢?

  “这这……”

  齐襄公与施伯元帅也犹豫起来。

  ……

  突然,营外传来一片吵闹声……

  “兵爷,兵爷,你等禀告了一大会儿,你们的头头还不让我们过去……”

  “是啊,兵爷,都半天过去了,你们还让不让我们这些老百姓干活?”

  “卫国过去的君主公子朔大人,不是就在你们营中吗,他不是爱民如子嘛!他的子民不能去田间劳作,庄稼没有收成,都会饿死的,公子朔大人还爱民不爱民?”

  “对对,请公子朔大人出来说明白这事……”

  “出来,请公子朔大人出来。我们要见他……”

  众人越吵越凶,竟然向军营涌来。

  ……

  “你们不要再向前走……”

  “站住,站住,如果不听警告,就要放箭了。”

  “卫国民众,希望你们听从劝告,不要再靠近一步,否则,就要放箭……”

  哨兵面对法不责众的卫国民众,用硬手段,没有上面的命令,用警告、劝告的话语,在农民面前效果甚微。

  这些哨兵渐渐地有些招架不住,一步步后退到营内,只好将军营大门关住。

  ……

  “不让去田里干活,我们吃什么?”

  “公子朔大人曾经是卫国的君主,就让这位君主杀死他的臣民吧。”

  “放箭吧,放箭吧,我们这些贫苦百姓,就死在自己的君主面前。”

  “冲过去,冲过去,我们要到田地里干活。”

  “半天了,还在这里做无谓的等待干什么?冲过去,冲过去。”

  “冲过去……”

  ……

  民众闹翻天的吵闹,齐襄公、卫惠公等人,听到后心里一惊,就急忙走出军帐。

  意外!令人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就见吵吵闹闹的这些民众,像一群发了疯的狼群一般,他们已经冲到了军营的寨墙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