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异界修僧录 > 第五十四章 我有一计可发财(三)

  冯有德一听眼中冒起了光,一把就将俞长安抓了个结实。

  “快说,什么好办法。”

  俞长安给抓的生疼,暗道这兵鲁子力道真是不小,笑道:“我设计了一款独具一格的衣裳。”

  “衣裳?”

  一旁的县丞张学游忍不住皱了皱眉,问道:“这衣裳算什么好办法,就算开个作坊制衣裳才能多养活几口子人,也不过是杯水车薪。”

  旁边的冯有德一下子也是苦了脸,“老弟你这法子有用是有用,但是效果不大啊,尤其是最近流浪人口愈发的多,都是都没田又没钱的,浪荡在街头,雇几个人去制衣裳,根本解决不了大问题啊。”

  俞长安闻言也不反驳,他理解这个小农经济时代下的人还是更相信种田才能发家致富,而其他的都是旁门小道。

  想要说服冯有德,这饼一定要给他画圆了,于是乎问道:“冯老哥你先说说咱们吴县多有多少人?”

  “在记的有12000人左右。”

  12000的人口在古代也算是个不大不小的县了。

  俞长安微微一笑,“我这办法可不是开个小作坊雇几个人那么简单,我要开的是一个大作坊,可以让两千个人吃饭吃得饱饱的那种大作坊。”

  冯有德这一听嘴巴能塞下一个鸭蛋,吭吭哧哧地说道:“两...两千人?”

  使劲地挖了挖耳朵,“我没听错吧?”

  冯有德纵观所有的活计,也想不出什么作坊能供上两千个人吃饱了饭,不要说两千个人,能让五百个人找上一份稳定的工作,那县城还不是谁都得喊他一句青天大老爷。

  俞长安眨了眨眼,“自然没听错,若不是有大买卖我又怎么会找上冯老哥说事呢。”

  这一下可算把冯有德胃口调的足足的,急忙问道:“不知是何等衣裳?”

  俞长安一路急忙回来也没来的急画图纸,“给我支笔。”

  冯有德派人去取了支毛笔来,俞长安一瞟这毛笔可使不惯,想了一想,“给我取一块碳来。”

  “要碳作甚?”冯有德不解的问道。

  “自有妙用。”俞长安嘿嘿一笑,待碳块拿来,俞长安找了块台阶磨了一番,磨出了一个细尖的头子出来。

  “走,进屋!”手虽抹得黑不溜秋,俞长安满意地一笑。

  取出纸铺在桌案,俞长安持着研磨过的碳块在纸上画出了旗袍的模样。

  仅仅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旗袍的窈窕古韵之美,冯有德与张学游两人忍不住相视一眼。

  久久不语地冯有德忽然爆出一句,“这旗袍是恁他娘得好看......我都想给我家婆娘买上一套了。”

  “这旗袍确实是别有味道,越看越是觉得好看,没想到俞公子还有这等绘画技巧,草草几笔就将其精髓跃然纸上。”

  俞长安闻言淡淡笑了笑,这不过是简单的素描罢了,只是用来勾勒旗袍的窈窕之美正好合适。俞长安摸了摸鼻子,忽然有些发笑,回忆起来自己好像什么都懂一点,却什么也做不到精。小的时候爱好画画,可偏偏没成为一名艺术生,大学鬼使神差地学了化工专业,学了四年的化工,然而大学毕业却又从事了销售行业。

  也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常态,但是俞长安自己想想还是感觉挺操蛋的。

  朝着县丞张学游摆了摆手,“雕虫小技,不值一提。”

  “相信大家看完这旗袍心中也是有了一些底的。”

  俞长安环视了一圈,连谨慎的张学游都微微颔首表示认可,其他人更是面露期待。

  便继续说道,“但是事情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要能满足这两千人的活计,还是需要个一两年光景慢慢做市场推广的。”

  虽然冯有德听不太懂这市场推广,但是时间他明白啊,更是忍不住惊呼道,“只要一两年就能有这么多活计,这衣服真有这么神?”

  这么大的规模,原本在冯有德想来没个十年八年规划建设都算少的,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出成果。

  俞长安暗自一笑,衣服神是一回事,关键还是要把这个企业办起来,小农经济的社会很难打造出一条稳定、成熟的商业链。就如同钻石被称为世纪大骗局,炒作是重点,从无到有的价值观念的形成才是核心。只要这个点搞定了,就算拿条破洞牛仔裤也未必不能创造出新潮流啊!

  而身为市场推销员的俞长安,怎么说也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了数年,总是有些经验和信心的。

  县丞张学游毕竟是个读书人出身,想得更周全一些,忽然疑惑地问道:“但是这要办起成百上千人的大作坊,怕是要花上不上钱吧,眼下财政紧张......”

  况且动作越快,需要的钱自然也越急,反倒不是创意问题了,资金得跟得上啊。

  哪知俞长安笑着摆摆手,“这点我自然是早有考虑,不需要衙门拿出多少钱,只需要请裁缝按照我设计这衣服的样式做上几件样品就可以了,然后办作坊圈地皮雇人的事张县丞多费费心,至于办作坊请人的钱,一概我来出。”

  张学游这一听也是不由张了张嘴,恁是想不出俞长安还有这等财力自己出钱。

  呆呆地问道:“此话当真?”

  “当真!不光如此,以后每月盈余的一成利润我愿上交衙门以充银库。”

  俞长安笑着点了点头。心中却是说道,钱是不可能有钱的,那就只能空手套白狼了,先唬住这吴县的父母官安心给自己做产品办厂子,然后再想法子套钱呗。

  张学游听这么一说也眼睛也有些发绿了,上哪摊这么好的项目啊,不投钱不动手,就等着饭往嘴边送,再不支持就是傻子了。

  再说不出什么反驳的话了,只要俞长安能出钱办起来,给更多的人干活吃饭的机会,对吴县的发展那绝对是一本万利的事情,至于帮着招呼雇人圈个地皮,那对县衙来说都是小事一桩。

  当然,只要一切不是俞长安吹牛......

  张学游示意了一下冯有德,冯有德心中明了,大嘴一咧大手一敲,“俞老弟有想法造福百姓,老哥我自然鼎力相助,这就去给你安排裁缝出衣裳。”

  然后腆着脸又是说道:“这办作坊选址、雇人这事不知俞老弟打算什么时候进行,这钱......又什么时候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