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世界争霸之崛起 > 无题

  奥斯望着眼前目所能及只能的舰队,他此刻才真正的了解到了特纳等人自信的由来,就连他自己都相信,此时此刻展示在他眼前的是一支无坚不摧的力量,在天地间没人能够与之抗衡的。

  而最吸引方林和梁超注意力的则是美军的LVT4两栖装甲车,他们两人先是一番品头论足,随即拉着奥斯到海滩上看个究竟。

  海滩上忙碌的美军官兵纷纷给三名盟军将军敬礼以示尊敬,这种感觉让方林和梁超很是自我感觉良好了一番。

  奥斯记得美军研制第一代LVT两栖装甲车的代号是“短吻鳄”,其制造商为富德机械公司,作为二战中太平洋战场以及欧洲战场的登陆作战的中流砥柱的LVT系列两栖装甲车发挥了巨大的功效,直接解决了登陆艇无法进入浅水区域,步兵需要涉水抢滩引发巨大的伤亡的弊端,而LVT4两栖装甲车则是美军吸取了塔拉瓦岛血战经验改进而来。

  奥斯眼前的LVT4战斗全重16.5吨,乘员3人,载重4086千克,可以装载30名士兵或一辆吉普车,取消了一听0.50英寸口径机枪,取而代之的为1门75毫米口径反坦克滑膛炮,其主要动力采用风冷汽油机,最大功率184千瓦,水上靠履带划水,最大航速达到11.3千米/小时。

  为了适应登陆作战和岛屿争夺的需要,美军又在M4中型坦克尾部加装2个直径为66厘米的螺旋桨,并首次采用浮渡围帐提供附加浮力的方式,将重达30吨的坦克浮于水上,使水中最大航速达到了8-10千米/小时,这型坦克就是M4DD。

  穿行在忙碌的美军后勤装卸人员之间,奥斯对于美军后勤庞大的运力叹为惊止,战争打得就是国家实力与战争潜力,如此惊人的工业实力加上各种可以直接或间接转化为战争技术储备的科技,奥斯有理由相信,美国基地即便独自对抗全世界也能够分庭抗礼不落下风。

  面对停列在上沙滩LVT4两栖装甲车那庞大的身躯,梁超快步走了过去,兴奋地抚摸着LVT4两栖装甲车的迷彩外漆兴奋道:“这东西要是拿来渡江、渡河作战是再好不过了,一辆一次的运力就是一个排的兵力啊!而且还是个活动的火力掩护体,司令,你合美国基地佬说说,让咱们在昆明的厂子也生产一些装备咱们自己部队。”

  奥斯意味深长地看了梁超一眼,拍了拍LVT4两栖装甲车的车体感慨道:“什么是工业实力和科技储备转化而来的战斗力?这就是,两栖装甲车辆因为不仅要满足陆地行驶作战的需求,而且要满足水上行驶作战的要求,所以它的总体设计要求严格,结构比较复杂。首先必须保证两栖装甲车辆的车体具有水密性,通过该密闭车体的排水体积,提供相应的浮力。同时,为保证水上使用的安全性并使战斗车辆具备在水上发扬火力的能力,设计之初就保证具有一定的浮力储备,对制造过程的机械设备,技术人员到技工操作员的技术水平有着极严的要求。”

  奥斯望着往返于海滩和登陆舰之间的LVT4两栖履带式装甲车叹了口气道:“以我们的工业实力不要说是制造了,现在看就连维修都是一个大问题,为什么我们与美军同样装备的一个轻装师,我们完备率最高的第二轻装师的坦克装甲车的完备率是75%,而美军则是90%?这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方林和梁超相视之后一个耸了耸肩膀,一个拉长了脸不吭声,国家积弱已久,看着那些坦克、飞机、战舰,作为军人他们就连做梦都想拥有。

  梁超微微的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哪怕有一艘是我们自己的,我就心满意足了!”

  8月30日,联盟远征军的两个师全部完成了登舰,强大的美军北部舰队集群在海面上形成了一个超过五十海里的庞大行驶群,十余艘护航航母与近四十艘驱逐舰、潜艇活动在舰队的外围进行警戒。

  密西西里、阿肯色等六艘衣阿华级战列舰和十四艘重型巡洋舰构成了整个舰队的菱形前端,特纳将圣玛丽号大型登陆舰指定为奥斯的“闪电”抢滩集群的指挥舰。

  在登陆部署上,美军修改了之前作出的部署,让奥斯无比惊讶的是这个新的计划竟然与历史截然不同,美军登陆的三个师中的两个海军陆战队师依然归海军指挥,分别在塞班岛南部的马基奇思海滩和洛姆海滩抢滩登陆,而登陆的美第二十七步兵师和联盟远征军第一波抢滩的第三轻装师却隶属于陆军指挥。

  原本在历史中配属给南部集群夺取关岛的陆军第二十七步兵师在葛鲁海滩北部登陆,而联盟远征军的第三轻装师则在葛鲁海滩东部登陆。

  美军所策划的这个扩大版本的登陆计划让奥斯有些忐忑,原本是输送两个师的登陆运载能力,此刻却要担负输送四个整师,这是在太可怕了,先不说潮汐对岛屿登陆作战的巨大影响,单单就输送运力这一环节上就是非常致命的。

  奥斯记得建国之初,英勇无畏的解放军就曾经因为渡海登陆作战的运力问题而导致三个整团沉沙折戟全军覆没,毕竟岛屿登陆作战存在太多太多的不确定性。

  但是作为配合一方的他知道在这种宣布既定战略、战术的会议上自己是没有发言权的,奥斯同样知道,即便他提出质疑,这个计划已久会一如既往的得到执行,在战争中学习战争,而学费就是军人的鲜血和生命。

  返回圣玛丽号大型登陆舰后,在司令部指挥室内,奥斯指着葛鲁海滩的北部和东部队梁超道:“看到这个地形了吗?整个的葛鲁海滩被这道山脊所分割成两半,如果中亚军在山脊内修建了火力点的话,登陆的部队就要承受侧射火力的杀伤和压制,更为重要的是登陆的第三轻装步兵师与美军的第二十七步兵师将会被分割开,导致两支登陆部队无法相互呼应以及配合,这才是最可怕的。”

  不过根据奥斯的记忆,中亚军因为兵力、物资的严重匮乏从而放弃了滩头的争夺战,转而依托岛内最高峰塔波乔峰进行纵深式抵抗,而现在哪?中亚人比多了近一年的时间和充足的物资对塞班岛、硫磺岛等进行修建,增派援兵,更为至关重要的是此刻中亚海军的联合舰队还健在,这等等的一切都增添了各种不确定因素。

  战舰在乘风破浪,奥斯的心也在起伏不定,如此堪称庞大的军事行动,在盟军登陆诺曼底之前,这将是世界上有史以来最为气势宏伟的登陆作战,让他感到忐忑的是主动权并不在自己手中,他不是决策者,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实施者。

  同一时刻,中亚军第31军司令官小煨英良站在塞班岛最高峰塔波乔峰的北部的缓坡上,望着几辆卡车和上千名士兵在拖动着一门压在滚木上的巨炮,这是山本五十六特意从本土东京湾拆下来的310毫米口径的岸防炮,这四门炮分别被安置在了早已用钢筋混凝土浇铸好的龟式掩体里面,这四门巨炮可以说是小煨英良最后的杀手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