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十二错行 > 第三十七章 父姓沈,母姓韩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宋朝南迁以来,内忧外患虽然始终无法根除,但国家弱而不贫,经济的发展其实并未受多少影响。经过了短暂的休养生息,尤其是粮食的主产区彻底由中原之地转移至江淮后,士农工商皆得其所,国内空前繁荣,尤甚北朝时期。

  南宋重镇,首推京城临安,其次则当属与临安一衣带水的绍兴。“三吴都会”之中的三吴,说的是吴兴、吴郡和会稽,而会稽所指就是绍兴。

  绍兴此名起源于南宋,高宗赵构取“绍祚中兴”的祥瑞之意,改元绍兴,并同时将临时行在——会稽,更名为绍兴府。

  绍兴地理位置优越,贯通东西要道,汇集南北势力,此时又正处鼎盛时期,无论农业、商业或是手工业,其兴盛程度都丝毫不亚于京城临安,名门望族更是比比皆是。沈家在绍兴纵然算不得首屈一指,也是不超十指之数的豪阀!

  沈家此前的数代皆是巨商,家大业大自不必说,然则宋朝商业虽然繁盛,商贾的地位却未见得有多高,仅凭着堆金积玉,尚还难以挤进官绅贵族的圈中,更称不上什么豪门。

  到了这一代,沈家更是因为家主的壮年早逝,曾经历了一段极度危险的时期。

  幸好沈家“元”字辈的三个兄弟大器早成,皆是不凡,三人各执所长,相得益彰,贯通军政商三界,将沈家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点。

  兄长沈元仁年纪轻轻便挺身而出,执掌起门庭,他不但轻易化解了来自家族内外的危机,把个沈家打理得井井有条,后来更是以商人身份,迎娶了当朝首辅的独女,一时间震惊朝野,风头无两。

  沈元义排行在二,算是家中的一个异类。他既无心科考,也无意经商,反倒是自幼好武。有宋一朝,国内的风气向来重文轻武,家族对此自然是极力反对。但他却不惜离家出走,毅然投入军中,一路高歌猛进,以而立之年,坐上了沂王府护卫统领的位子,凭的全是自己个人实力。即便是到了现在,恐怕也没几个人知晓,这个性情好爽的汉子竟是绍兴沈家的二老爷。

  沈家老三沈元礼心机深沉,是个天生的商贾奇才,不仅生意做得好,更深谙与人交往之道。他长袖善舞,在各个层级的圈子之中均结交甚广,为沈家经营下一片强大到难以想象的人脉。

  在耿直豁达的沈元义心中,对于沈家有何等庞大的财富与势力,从未太过在意。国家能够太太平平,一家人可以安安稳稳地过日子,才是他最大的愿望。家中之事现在由长兄操持,有他不多,无他不少。兄长身后,家主的位子自会由其子来继承,也无需他来操心。正因如此,他才会在当初不顾家族的反对,毅然决然地离家从军。

  但沈家的问题,恰恰出在了长房身上——

  兄长沈元仁大婚后不久,很快便得了一个儿子。这是整个沈家“从”字辈的第一个孩子,对于人丁本就算不得兴旺的家族来说,绝对算得上是一件大喜事。

  在孩子百岁这天,沈元仁一改低调作风,广邀朋友,大排筵席,想为孩子,也为沈家多讨些喜气,就连已在京中身居要职的沈元义都告了假,赶回家中。

  然而,就在这一天,这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孩子,却莫名其妙的失踪了……

  作为家族的核心成员,其实沈元义清楚,这个孩子并非真的失踪,而是被人带走了。只是对于孩子的去向,兄长一直三缄其口,任他如何追问,也只说是孩子被那位仙长带去学艺,不出二十年,必会回来。

  沈元义自小就与大哥最为亲近,而他自己又至今未曾婚娶,对这个孩子便视同亲生一般。这件事始终压在心底,简直成了他最大的心病。

  如今在这里巧遇沈韩,一切的线索似乎都吻合了起来,算算时间,距离当初又恰好是过去了二十年,叫他如何能不激动……

  沈韩当然不会知道这些,对方突如其来的失态,让他有些莫名其妙,只得点头答道:“我的名字确实是‘蒋沈韩杨’中的沈韩二字。”

  “没错,不会错了……”沈元义情不自禁地笑着,笑着眼泪便流了出来,口中已是语无伦次。“侄儿,你是我大哥的儿子,是我的亲侄儿啊!”

  周围几乎所有的目光都被吸引过来,艮庄少年热切地注视着沈韩,对前因后果更为清楚的他,早先便笃定了事情的答案,如今只待对方确认下来,他或许便会率先扑过去,给沈韩一个大大的熊抱。

  胳膊被沈元义抓得生疼,又被一群人目不转睛地盯着,沈韩眼下的感觉,比荒诞还要荒诞。

  他再有一年就可以大学毕业,免试直读成为一个研究生,一觉醒来,却发现自己穿越到了宋朝。

  如果说有什么事比这还要荒诞,那就是突然有个古代人冒出来,对他说:“孩子,其实我是你亲叔!”

  尽量将心情压制下来,沈韩有点欲哭无泪。初时赵均和那少年的误会,他还可以佯装不知,但发展到这种程度,却终归是要解释清楚的。

  “抱歉,沈将军可能认错人了,我有父有母,怎会是将军的侄儿!”

  “你当然有父有母,你父亲是我大哥,母亲是我大嫂!”

  “我并未听说,父亲还有兄弟啊?!”

  “那是因为从没有人对你提起过!”

  “可我已经二十岁了……”

  “是啊,你离家那年刚满白天,算起来今年正好二十!”

  “……”

  沈韩觉得自己再说下去,恐怕真的会哭出来。这个勇武汉子的执念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沈韩猜想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的“代沟”,而且还是八百年的代沟。

  沈元义黄色的面庞已变得通红,他此时根本没有注意到沈韩的表情,只是自顾双目出神,似是陷入到了自己的回忆之中。

  “离开沈家那年,你尚在襁褓之中,肯定什么都不记得……那天我从京中赶回,到家迟了半个时辰,很多事情也是从你父亲那里听到的。那位仙长把你带走时曾说过,你将来必会有一番惊天动地的作为,若将你留在沈家,不仅误了你的前程,还会给沈家带来灾祸……”

  “在你走后,你的母亲整日以泪掩面,每天都在佛堂里为你祷告,后来……”沈元义摇头叹了口气,继续说道:“你的父亲虽然装作无事的样子,但我和他是手族兄弟,怎会看不出他心里的苦闷。这些年沈家发生了太多的事情,你三叔心存了怨气,有些事做的也是有些过分,我又帮不上什么,你父亲的日子就愈发的不好过……现在好了,你回来总算有人可以替他分忧了……”

  沈元义说的极为动情,沈韩既不忍打断他,亦不知该如何插口。

  “哦,对了,你过去小名唤做云儿,按辈分,你的大名该是叫作沈从云的……”

  说了许多,沈元义的情绪似乎也渐渐稳定了下来。

  “不过,沈韩这个名字也不错,要做一个像你父母那般的人,不要忘记——你的父姓沈,母姓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