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十二错行 > 第三十章 师出同门

  密密匝匝的士兵盘踞在山道与山林中,封锁了南侧一面的山麓。

  摄于投石机的威力,金承麟只敢将阵型推进到此处,但对他来说却也足够了。他并未想过要去攻山,只要能守住这里一时半刻,整座山都将化为一片火海,任凭你何等的武功盖世,都休想再逃脱出去。

  金承麟这次出来,带了足足六桶猛火油。这些东西本来是为了应付狼王而准备的,动物天生怕火,狼自然也不能例外,只是没料到最终却还是用在了人类的身上。

  天空中的云层越来越厚,眼见着油桶被搬上山去,才刚刚泼洒了不足一小半,金承麟也终于焦躁起来。猛火油本身并不惧怕雨水,但那些草木一旦被浸湿,也就等同于失去了可燃之物,单凭这六桶油是不会有什么太大作用的。

  一念及此,他便想再派出一些人手,将进度加快些。然而,还未等他将命令传下,刀兵相接的声音却骤然从山间响起。

  ……

  这次从山上杀下来的人,仍然以那少年为首,此外还包括了五名锦衣剑客,以及苏烨和沈韩。

  艮庄其他人在此前几次三番的交手中,或死或伤,剩下的也都疲惫不堪,大家简单商议之后,便把他们留了下来,负责寻找时机,掩护白衣公子与学生们撤离。

  从时间上推算,已方的援兵随时都有可能赶到,他们几人此番下山的目的,便是扰乱金兵的计划,阻止他们将火点燃。即使无法做到,也要尽量把时间拖得久一点,等天上的这场雨下来。

  敌阵的最前方,足有半人多高的盾牌杵在地上,一个紧挨着一个,拉起一道密不透风的木墙。弓箭手肃立在盾牌后面,弓在手,箭在弦,遥指山上的方向,便是一只飞鸟也绝难从这里通过。而他们的身后,又有一排排手持钢刀的金兵在时刻戒备,粗略看去也足有数百之多。

  下山之前,沈韩曾当着大家的面,稍稍展露了一下身手,苏烨也就同意了他参与进来,不过这毕竟是沈韩第一次上阵对敌,有了前番周柯和马宁然的教训,苏烨还是决定寸步不离他的身边,直到他完全适应为止。

  苏烨觉得沈韩思维缜密,遇事也能沉着淡定,倒也没有再去额外嘱咐些什么。只不过他万没想到,淡定的人若是冲动起来,往往会更吓人……

  他们从山林里穿行下来,并未遇到任何的阻碍,很快便接近了金兵的第一层防线。

  按照少年的想法,有两条路可以走,较好的方法是由苏烨投掷巨石,生生砸出一条通道;而另一种则是从那五名锦衣剑客中选出一两人,由他们突然发起袭击,搅乱对方的阵型,给其他人创造出突围的机会。

  第一种办法很快被沈韩否决掉了,虽然这种方法看起来比较稳妥,但事实上却不可行。苏烨若想投石,必须绕至山的阳面,那里已然进入到了金军的弓箭射程,苏烨并没有马宁然那样的身手,很难保障自身安全。

  这样一来,留给众人的只剩下了第二条路,虽然少年知道,这五个锦衣人一定会听从调遣,但他们毕竟不是自己的手下,让其冲在最前面,直接去面对金兵的刀锋,终究还是有些顾虑。

  也就在少年犹豫的这一刹,原本还在众人身后的沈韩却悄然挪动身形,来到了队伍的前面,在他心中,其实还有第三条路可走。

  下一刻,沈韩毫无征兆地动了起来。他微微躬身,突然前冲出十几米,左脚借着一块坚硬岩石上的支撑,猛然跃向半空,下落时右脚刚好踩上一面金兵盾牌的上缘,发力一蹬,踢倒那面盾牌的同时,身体再次借势再起,越过前排的盾手与弓手,已然来到了那些刀手的近前。

  跳,踩,蹬近似三级跳的这套动作一气呵成,待后方的刀兵发觉有人突入时,沈韩已再次从刀兵阵列中穿行而过,转眼出现在金兵防线的背后。

  刚才在高处时,他已然看清了对方的阵型,持刀的步兵每隔三人便空出了一个身位,那应该是留给弓箭手撤退的通道,而他能够迅速突破封锁线,也恰是借用了这条通道。

  在这个过程中,沈韩手中的树枝也并未闲着,一串如虚似幻的浮光掠过,噗通噗通,四五个金兵几乎在同一时间惨呼着,倒在地上。

  “杀!”

  艮庄少年反应也是极快,便是对方愣神的这个瞬间,率先提枪,紧跟着沈韩通过的路线,杀了进来。

  枪如龙,剑似蛇,耒耜横扫八方,而最先突入的沈韩更似鬼魅般飘忽不定,几个人游走于金军阵中,如同一股旋风,将所过之处卷起滚滚血浪。

  到得此刻,苏烨才知道,原来沈韩的功夫尤在马宁然之上。只从身法的敏捷与速度来看,两个人或许不相上下,乃至于马宁然还要强出一线。但若要论起兵器的运用与招数,马宁然就差了不止一星半点,就连并未真正学过武术的苏烨都能看出,沈韩手上是有真功夫的。

  马宁然使用那截树枝时,更多把它当成了匕首一样的东西,虽然也是近乎无敌般的存在,不过在大家看来,那多数是由于他在身法上占着巨大的优势,就好比屠夫面对捆缚待宰的羔羊一般。但此刻这截树枝拿在沈韩手中,却又是另一番景象。它时而像一把锋利的宝刀,劈砍削斩,勇猛刚劲,时而又化作一杆霸气的钢枪,钻扎崩扫,端的是变化无穷。

  而此时,那艮庄少年心中的吃惊还在苏烨之上,只不过这种“惊”是“惊喜”,而非“惊吓”。惊喜的一小半,源于多出这样一个队友,他们就有了足够的把握拖住金兵的脚步,等待援军的到来。而另外的一大半,却是因为沈韩施展出的那些招式。

  所谓内行看门道,对于这些招式恐怕没有人比这少年更加内行,因为那正是他家传的武艺!

  艮庄的祖上曾集百家之长,熔炼出拳、刀、枪三门武艺,后来这些武艺在不断凝练发展的过程中,又逐渐出现了两个不同的分支。

  其中的一枝趋向于化繁为简,注重战场上的实用性,以及团队间的配合,这一分支的武功无论是在江湖还是军队中都流传甚广,并非什么不传之秘。

  而另外一枝则是汇聚了高深武学的精粹,讲求个人武功境界的升华,即便是艮庄的嫡系后人,也要在其中择优传授,至少此处艮庄的这些人,除了少年自己,其他人都是不会的。

  自打出手以来,沈韩的每个动作几乎都被少年收入了眼中,纵然在套路上有些驳杂,但少年第一时间就认定,那些招式绝对超出了前者的范畴。

  如此一来,也就坐实了之前他和那白衣公子的猜测,沈韩应该确是那个人的弟子无误。

  这十二个人由原先的身份不明,转而成为了自己的亲近之人,这叫少年如何还能不喜出望外。